尋餐提示:創(chuàng)業(yè)有風險,投資需謹慎 備案號:蜀ICP備2021016936號-3
版權(quán)所有:尋餐網(wǎng) 未經(jīng)許可不得轉(zhuǎn)載使用
尋餐網(wǎng)公眾號
尋餐網(wǎng)微博
廚師已代替搖滾歌手,成為新時代的明星。而米其林指南的頒獎舞臺,則是硝煙彌漫的戰(zhàn)場。不論是一手帶領餐廳摘得星星的主廚,還是在米其林餐廳里打過工的廚師,只要跟 “米其林” 三個字沾邊,就立刻被附上與眾不同的光環(huán)。
但在日本的米其林餐廳界,還有另一個規(guī)則在運轉(zhuǎn)著 :一紙資格證書證明不了任何東西,會做再多種類的料理也不能加分;關鍵的,是師傅和客人的認可。一入料理之門深似海,如何才能從蕓蕓眾學徒中脫穎而出,成為獨當一面的料理職人呢?
血統(tǒng)和師承勝于一切
米其林三星菊乃井
在日本這樣一個講究血統(tǒng)和傳承的國家,仍有許多餐廳保留著古老的繼承制。
京都的米其林三星懷石料亭菊乃井,從1912年開業(yè)起就由村田家族經(jīng)營,現(xiàn)在傳到第三代村田吉弘。大將的弟弟村田喜治則另立門戶 —— 露庵菊乃井,并摘得兩顆米其林星星。偶有后繼無人的,如京都開了27年的米其林二星餐廳櫻田,因為女兒嫁人又無合格接班人,不得不關門休業(yè)。
懷石 :來源于茶道,被視為藝術(shù)品的菜色。
料亭 :私房形式的高檔料理餐廳
大將 :日本料理餐廳主廚
東京的すきやばし次郎壽司店 (即傳說中的 “壽司之神”) 也是如此,本店衣缽由大兒子繼承,二兒子在六本木另開分店,而曾在店里工作11年的大弟子中澤,在紐約從學徒一躍成為主廚。
含著金鑰匙出生的名店子弟固然幸運,但也從一出生就背負了必須超越父輩的包袱,否則就會被視為毀壞餐廳招牌的不合格接班人。對想要投身于料理的一般人而言,從調(diào)理師學校 (廚師學校) 畢業(yè),選擇一位好的師傅或一家料理名店研修,才是通往云端唯一的途徑。
就拿德島料亭 “青柳” 的主廚小山裕久來說,他被日本媒體封為 “神人”,幾位弟子神田裕行、山本征治、奧天透學成后回東京開店,紛紛拿下米其林三星。再看小山裕久當年,遠赴關西學藝,就為了跟從吉兆嵐山的創(chuàng)始人、日本料理界的泰斗湯木貞一先生學習廚藝。 米其林三星京都未在的主廚石原仁司同樣出自湯木貞一門下,而想預定這間餐廳,你可能要提前一年多時間。
料理不是死記硬背,而是一門活的技能,跟對了師傅,再加上自己的天分和努力,料理世界的大門才漸漸為你打開。
學徒生涯從打雜開始
米其林二星露庵菊乃井大將在吧臺做料理
京都一些高級懷石料理餐廳,廚房內(nèi)部通常有嚴格的資歷晉升制度。哪怕再有天分和經(jīng)驗的人,也必須腳踏實地從最低階段做起,這一點跟日本企業(yè)的 “年功序列” 制度相似。從學徒開始,往上依次要經(jīng)過料理師、副料理長、料理長、總料理長等階段。菊乃井現(xiàn)任總料理長已經(jīng)在店內(nèi)工作30余年,兩位料理長也均有十多年從業(yè)經(jīng)驗。
學徒的身份就五花八門了 :有的從廚師學校畢業(yè)后直接來工作,也有通過介紹來研修的餐廳老板二代,甚至有在海外餐廳工作后回來繼續(xù)精進的。
法國籍的年輕小哥 Julien 是學徒之一,他的父親從事酒店行業(yè),在開羅擁有一間五星級大酒店。他對做生意沒興趣,卻熱愛日本料理,“在這里學習幾年后,我打算回到開羅的酒店做日本料理,順便幫助我父親。” Julien 仍帶有法國人的隨性和率真,愛用不太流利的日語和其他人開玩笑。可大家心知肚明,他要走的路不一樣,日本語境里那一套論資排輩的刻板制度不適用于他。
其他學徒就不同了,剛?cè)氲?個多月的谷中 (化名) 告訴我,餐廳有宿舍,吃住都在店里,每天早上9點多要起床,一直忙到晚上12點。往往學徒們都是最早上班,最后收拾完廚房才下班,工作強度遠大于一般員工。“一周只有一天休息,壓力很大,搞不好就會被前輩罵。” 廚房里要注意的細節(jié)非常多,有一次谷中弄錯了蒸鍋的時間,差點報廢一桌客人的銀魚燉蛋,“雖然沒有受到實質(zhì)性的懲罰,但光內(nèi)疚感和料理長的訓斥都夠我?guī)滋焯Р黄痤^了。”
米其林二星露庵菊乃井秋日菜單的松茸飯
菊乃井的廚房有一面透明大玻璃窗,客人可直接從院子里觀察工作實況 :明亮潔凈,沒有一絲烏煙瘴氣,身穿潔白廚師服的料理師們有序地忙碌著,像經(jīng)過精心編排的舞臺劇,沒有人走錯臺位。做擺盤用的細長筷子、勺子插在衣臂的特制口袋里,抽出來用時像武士拔刀般帥氣。更夸張一點說,這廚房簡直沒有一點煙火氣,所有細節(jié)如電視節(jié)目般美觀、秩序,可實則里面卻是 “修羅場” (日語里也用來形容競爭激烈的工作場合)。
對于新進餐廳不到兩年的學徒,菊乃井有著近乎苛刻的規(guī)定 :每天負責廚房內(nèi)所有的清掃和雜務,清洗烹飪用具、打掃地面和工作臺、做一些最基本的食材處理,比如洗菜和削皮等。
新人從洗碗和打掃做起,這是日本高級餐廳的通行法則,主廚們也都是這樣一路走來,就連料理神人小山裕久,剛進吉兆時干的第一件工作是洗刷牛蒡上的泥。
可這種看似不起眼的小作業(yè),如果設法做到完美,會慢慢積累成不可忽視的實力,這過程中所憑借的正是忍耐的功夫。“忍” 已經(jīng)是日本文化中根深蒂固的一種品性了,這讓他們在遇到任何事情時都能保持平靜、蓄積能量。在另一層面上,這也可以說是武士道精神的體現(xiàn),擁有堅韌的內(nèi)心,無論什么事都能做好,包括廚藝。
菊乃井員工餐
除此之外,學徒還得輪流負責做一天兩頓員工餐,包括大將和女將 (大將夫人) 在內(nèi)的全體員工都吃同樣的一汁兩菜 (一個湯兩個菜)。這是學徒直接接觸料理的唯一途徑,前輩們對新人的認可也在這一飯一菜中,壓力之大可想而知。
廚房員工和女招待的用餐時間約是晚上9到10點,而其他員工則在6點左右,學徒需要在前一天就想好具體菜單,6點之前完成四五十份餐點,同時還要考慮到 “過三個小時依舊美味” 的因素,選擇合適的主菜,比如雞肉咖喱、牛肉餅、煮鰈魚等等。
據(jù)曾在菊乃井打工的工藤小姐說,員工象征性地付100日元作為餐費,但食物標準遠高于外面6、700日元的定食,“幾乎兩個月都沒有吃到過重復的員工餐菜式,輪到 Julien 當值的日子,還能吃到改良版法式料理。”
菊乃井員工餐
有的學徒進餐廳幾個月就熬不住辛苦辭職,“那個某某逃走了噢,回老家了。” 大家對這種流動已經(jīng)習以為常,用的是 “逃” 這個字眼。堅持下來的人是不容易的,需要極大的毅力和耐心。有的人也許只要1、2年,有的人要花3到4年,才能往上跨一步。逃避是容易的,離開的人有著各式各樣的理由,而留下來的人卻目標一致,既然好不容易進入了米其林餐廳,一定要從這所名牌大學畢業(yè)才行。
谷中來自京都附近的和歌山縣,性格樂觀,人緣也不錯,他希望在這里再堅持學習幾年時間,“畢竟京都是懷石料理發(fā)源地,米其林三星的餐廳要求雖然高,見的世面也多,說起來也是關西名店菊乃井出身,但最終目標還是回老家開店吧。”
日復一日地磨煉技藝
無論是天婦羅、壽司還是懷石,傳統(tǒng)的日本料理并不需要太多新技巧,做法比較簡單明確,所有的基本功都能在一兩年內(nèi)掌握。接下來幾十年都是重復做一樣的事情,在既定的框框內(nèi)繼續(xù)精進才是達到最高境界的方法。這也是日本讓人感觸最深的一點 :追求完美的職人精神無處不在,它滲透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。從日常用品的包裝設計到城市規(guī)劃,一塊蛋糕、一杯抹茶中都能看到 “溫柔的堅持” 的影子。
過了最初幾年的學徒生涯,然后是漫漫無期的修行。在東京天婦羅名店 “是山居” 學習12年后,沈陽人張雪葳回到北京自立門戶,在三里屯附近開了一家天婦羅餐廳 —— 雪葳。如今他已經(jīng)可以一邊炸天婦羅,一邊和吧臺前的客人談笑風生,游刃有余。張雪葳的師傅是被稱為天婦羅之神的早乙女哲哉,從14歲學藝算起,入行近60年,對天婦羅的出品有極高要求,徒弟只有打下手的份。
“其實在是山居工作這些年,來我也炸過上萬個天婦羅,但師傅從來不讓我們給客人炸,只能當做私下練習” 雪葳坦言。為了給徒弟一個臨場鍛煉機會,早乙女哲哉設定每周三為練習日,提供僅500日元 (約30人民幣) 的定食,以表誠意。
米其林三星吉泉的椀物
看過 《壽司之神》 紀錄片的人都知道,大弟子中澤練習了200多次玉子燒,才終于獲得師傅次郎的認可。在許多人看來,做料理這件事枯燥乏味,只是謀生的手段而已。未在的主廚石原仁司可不這么認為 :“不超越自己是不行的。我不知道有沒有真正意義上的完美,但是我想讓自己精益求精。”
很多時候日本料理的難題在于,正因為它簡單,所以更難。可能就是一碗看起來清澈見底的出汁 (高湯),只有水、木魚花和昆布三種原料,做法毫無秘訣可言,也沒有繁復的步驟。然而,盡管每一個環(huán)節(jié)都完全一致,每次做出來的高湯仍然有差別,這差別是微妙的,但有時候就是一點點決定了成敗。料理人能做的,就是通過一次又一次反復的試探,在不可能完美的東西上面,成就某種可實現(xiàn)的完美。
掌控全局才是一名合格的主廚
米其林一星山玄茶料理人
鈴木 (化名) 的老家在名古屋經(jīng)營懷石料理餐廳,跟很多店主的二代一樣,他的職業(yè)道路本來有跡可循 :進入一家名料理店研修幾年,積累一些手藝和人脈,然后回去繼承餐廳。他來到菊乃井廳研修已經(jīng)快8年,早已脫離學徒階段,目前的工作范疇包括采購食材、處理部分高級食材、料理擺盤等,也兼顧著帶幾名新人。
對好多新人來說,鈴木是一名脾氣不太好的前輩,偶爾會聽到他在訓斥干活不漂亮的新人。有一次在給后輩示范處理伊勢龍蝦時,他反復強調(diào),“這只龍蝦要6000日元,看清楚了,一刀下去切壞了,可是賠不起的大價錢!” 米其林餐廳的食材都非常昂貴,沒有太多機會給學徒實戰(zhàn)練習,需要靠自己在宿舍看料理書學習理論知識和前輩的點撥、現(xiàn)場的觀察,“察言觀色” 是很重要的一環(huán)。在師傅開口前準確地遞上他所需的食材或廚具,都是料理職人訓練的一部分。
米其林一星山玄茶的大將
私底下,鈴木和一般的日本年輕人一樣,愛去 KTV 唱歌、去酒吧聊天。但他早就在為自己的前程做規(guī)劃,工作之余努力學習英文,抓緊一切機會跟外國籍廚師交流。他告訴我,很快就會結(jié)束菊乃井的研修,前往迪拜,“準備去朋友在那里新開的日料店里做主廚,試試不一樣的環(huán)境吧。” 相比日本國內(nèi)近乎殘酷的競爭環(huán)境,海外的起點較低,也更容易鍛煉自己。
如果在一家米其林餐廳熬過了最初的十幾年,做到副料理長或料理長的職位,也得到總料理長或師傅的認可,那么可以考慮自己出來獨立開店了。好的師傅會給徒弟幫一把手,像天婦羅之神早乙女哲哉,千里迢迢飛到北京為徒弟捧場,在雪葳的店里親自掌廚三場,并進行了一場趣味性的炸蝦盲測比賽。早乙女的大名引來陳曉卿等美食大咖的關注,馮唐也親筆為雪葳寫了菜單。
要成為獨當一面的懷石料理主廚,關鍵之處還在于你得有一人掌控整間餐廳的氣場。
小到每一件食器的搭配、掛軸和插花的風格、貼心卻不給人壓力的服務,再到當季食材的采購、合理分配徒弟的工作...更重要的是菜式的設計,懷石料理每個月都更換菜單,有特色卻不脫離懷石的架構(gòu)、新穎卻不反叛,還得注意配合時令,這一點全看主廚本身的功力。
相比幾乎沒有創(chuàng)新余地的壽司和天婦羅,懷石料理店菜式更多樣,隨著四季變換,食材的更迭也更明顯。除了料理本身,更多潛移默化的學習在于審美、對時令的感知,以及如何把季節(jié)感融入到料理中去。京都米其林三星餐廳吉泉的大將谷河吉已,屬于靠自己白手起家的全能料理人,對茶道、花道、書法、香道、俳句等均有造詣,想要成為一名好廚師的最終境界,其實成為一位藝術(shù)家。
學廚不是被逼無奈的選擇
創(chuàng)意餐廳よねむら的八寸
怎么樣的人可以成為一名成功的米其林廚師,其實并沒有定論。在日本,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因為熱愛而投身于料理世界。京都一間名叫 “よねむら” 的創(chuàng)意懷石餐廳,非常歡迎零經(jīng)驗的新人進來工作。其中一位學徒宮坂 (化名) 的經(jīng)歷頗為曲折 :他大學專業(yè)是經(jīng)濟學,畢業(yè)后成為國家公務員,然后又去東芝工作,接下來的劇情就與毛姆的小說 《月亮與六便士》 如出一轍。宮坂此時已經(jīng)30多歲,最終受不了料理對內(nèi)心的召喚,辭職后重新從學徒開始學起。在如今這個選擇多樣化也更為自由的時代,辭職去旅行、去間隔年早已不是新鮮事,但為了某種堅定卻遙遠的理想而改變當下穩(wěn)定的生活,把自己投入一場未知的冒險之中,依舊令人敬佩。
在很多上一輩人看來,學廚是成績不好、考不上好大學之際的無奈選擇,廚師學校相當于二流的技術(shù)學校,只為習得一技之長混口飯吃。東京米其林二星法餐廳 L'Effervescence 的主廚生江史伸的經(jīng)歷推翻了這種認知 :他是畢業(yè)于慶應大學法學部的高材生,相當于中國的清華北大。拿到法律學位后不久,立刻前往北海道洞爺湖的 Michel Bras Toya 學藝,并打定了畢生要與料理為伴的主意。
創(chuàng)意餐廳よねむら的山椒飯
這些米其林廚師不再是廚房里熱火朝天的勞動者,他們會與食客面對面,呈上自己的料理、介紹對美食的理念,餐廳就是他們的作品,可任意揮灑才華。隨著2016年9月上海米其林紅色指南正式發(fā)布,中國大陸第一次真正意義上擁有了米其林餐廳,眾多以吃貨自居的年輕人所追逐的明星,也從歌手、演員逐漸轉(zhuǎn)移到名廚上面。
但通往 “料理明星” 的路卻并不好走,有人捏了一輩子壽司,有人炸過數(shù)不清的天婦羅,也有人跟從50多位師傅學廚,更多的,是在默默無聞里日益精進手藝的料理人。名利是一把雙刃劍,任何藝術(shù)都是充滿孤寂的。用小山裕久的話說,學習料理的過程,“就是在每天一成不變的工作內(nèi)容中找到自我磨練的題目。” 耐得住這份寂寞,才能最終讓食材展現(xiàn)美味的璀璨瞬間。